过安检时,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随身携带的液体及容器容量不得超过 100 毫升,且乘坐国际航班时还需装入不超过1L的透明密封袋逐一接受安检查验?
电影《人在囧途》中,主人公牛耿携带的牛奶不符合规定,为了不托运,牛耿选择喝掉牛奶。图源:电影截图
2006年8月10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多名乘客试图将化学液体隐藏在饮料容器里来通过安检,计划在航班飞行期间于卫生间内混合制成化学炸药,炸毁多架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
事件发生后,英国和美国全面禁止乘客携带任何液体。11月,美国率先放宽限制,提出“3-1-1”规定,即单个液体容积小于3.4盎司(约等于100毫升),并放入一个总容量不超过1夸脱(约等于1升)的可重复密封透明袋,每人限带1个袋子。
随后,国际民航组织(ICAO)采纳了美国的液体容积携带规定,将100毫升作为国际标准,并推动全球统一执行。
当然,这个数值不是民航组织随便规定的,而是充分平衡飞机安全性与乘客便利性后的科学决策。
但有研究人员根据理论数据推测,当单瓶液体容积限定为 100 毫升时,无论是单质液体炸药(如)还是混合液体炸药(如硝基甲烷基混合炸药),其爆炸威力和影响范围都被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即使携带 10 个100 毫升的危险液体容器,由于单瓶容量限制,这些液体无法在大容量容器中完成有效混合,从而难以形成具有破坏力的爆炸装置。
此外,液体炸药的实际引爆效果还受浓度、引爆装置等技术条件制约,而民航安检流程通过 X 射线扫描和人工查验等手段,能快速识别并排除高风险液体,进一步降低了危险液体的登机可能性。
另外,统一规定100毫升,既能满足乘客出行所需,也方便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因为安检工作需要精准识别行李内物体的形状和材质,小于100毫升的容器和液体容积,安检人员可以快速地进行 X 光扫描和人工查验,既能确保内容物的安全,也不影响机场运转效率。
对于那些在航空旅行途中确实需要携带超过 100ml 液体的乘客,如婴儿必需的液态乳制品,以及某些疾病患者需要的液态药品等,也可以经安检人员安全检查确认后带上飞机。
其次,在免税店购买的液态物品,可以保留凭购物凭证,并将液态物品密封在符合标准的包装内,经过安检后,也可以带上飞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安检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相信未来安检规定也会变得更为宽松。到那时,超过100毫升的化妆品也可以带上飞机,饮料也不用着急喝完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大家的疑惑,帮助大家顺利出行!你还有哪些出行困惑,快来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官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