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的晨曦中,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新堡子村的禾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钢架温棚折射出粼粼银光。合作社负责人吕羚睿轻触手机屏幕,64座葡萄大棚的智能系统同步启动。
近日,记者走进禾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大棚,只见温湿度传感器密布,阳光穿透双层光伏玻璃,在成串阳光玫瑰葡萄上洒下金色光斑。“过去测温靠手感,现在用了传感器能精确到0.1摄氏度。”吕羚睿边说边轻点控制面板,全电化环境调控系统立即响应。
这位“新农人”清晰记得2018年那个寒夜,骤降的气温让人措手不及,大棚内不少葡萄遭遇冻害。如今,当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东)员服务队完成变压器增容后,智慧温控系统让葡萄越冬成活率达到98%,助力合作社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在15公里外的高庙镇新庄村,草莓种植户李积亮也享受到电力“红利”。随着250千伏安变压器落地,他的7个温棚全部实现电气化改造。“推闸5分钟,抵得上过去半日工。”老李轻推电闸,3千瓦卷帘机平稳运转,晨光均匀铺洒在草莓垄间。智能补光系统让反季草莓提前45天上市,单斤价格达到夏季价格的3倍。2024年冬季,他的草莓温棚创下日销售额2.8万元的纪录。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的服务“图谱”上,标注着138个这样的现代农业项目。数字背后是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东)员服务队队员在田间地头的持续坚守。
“电力数据反映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办公室数据管理专责乔海春指着实时监测屏说。2022年—2024年,海东市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用电量每年平均保持19.8%以上增速。
夜幕降临时,新堡子村的温棚亮起补光灯。这些“人造太阳”正重新定义高原农作物的生长节律。吕羚睿的手机不时响起订单提示,合作社的葡萄会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而在供电公司的调度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正模拟着次日用电负荷,为即将到来的育苗高峰做好准备。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这片曾经被自然条件制约的土地,如今正借助电力之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行。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杜燕飞)“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平稳,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6%,略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9.6个百分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29日在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杜燕飞)中广核4月29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累计上网电量超1万亿千瓦时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傲世皇朝平台注册
官网二维码